第七章 模态的形而上学

2023-08-12 08:34:27 哔哩哔哩

第七章 模态的形而上学

由于词项在模态语境中的指称晦暗性所导致的同一替换规则和存在概括规则失效。

一.        模态逻辑简述

模态逻辑:研究包含模态词(如,“必然”、“可能”等)的命题的逻辑特性及其推理关系的学科。


【资料图】

是否具有必然化规则是正规系统区别于非正规系统的主要标志。

构造模态逻辑两种方法:

(1)     以谓词演算作基础,加入模态词□和◊以及某个或某些模态公式,得到模态谓词系统,这种叫做量化逻辑的模态扩充

(2)     以模态命题逻辑系统作基础,用谓词演算的语言和公理对它们作扩充,得到模态谓词系统,这种叫做模态命题逻辑的量化扩充。

二.        指称晦暗性:同一替换和存在概括

蒯因证明:模态词造成晦暗语境,它使同一替换和存在概括规则失效。

原因:

(1)     在一阶逻辑中,实际上只考虑词项在单个世界(如现实世界)中的外延;在模态逻辑中,由于模态词的引入,需要考虑词项在所有可能世界中的外延。

(2)     词项的内涵是识别、确定词项外延的根据和标准,但同样的外延在不同世界中有不同的识别标准即内涵。

使同一称为必然同一的具体做法有:

(1)     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专名没有涵义,只有所指,是纯指称性的,它们在所有可能世界中指称同一个个体。

(2)     大卫丶刘易斯的限界个体理论:个体不能跨越不同的可能世界而存在,只能存在于一个可能世界中,是受制于世界的。

(3)     令所有可能世界都有相同的个体集。

三.        对象的增殖:内涵对象和可能个体

弗雷格:考虑外延论题不成立是因为间接引语语境。在间接引语语境中,一个表达式不具有它通常的外延,而具有他所谓的“间接的”外延,他把这种间接的外延等同于该表达式的内涵。词项所表达的概念以及语句所表达的命题(思想)被作为内涵性对象引进来了,从而导致在承认物理对象之外的对象增殖,即增加了例如概念、命题这样的内涵性对象。

蒯因的论证是:模态语境类似于间接引语语境,在其中词项和语句具有间接的外延:概念和命题。这是造成同一替换规则和存在概括规则失效的根本原因。若要排除模态语境的指称晦暗性,则要承认像概念、属性、命题之类的抽象实体。但根据蒯因所主张的本体论观点,像概念、命题、属性等内涵性实体或抽象对象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即使退一步,接纳这些实体,也仍然摆脱不了同一替换和存在概括所面临的困境,并会使模态逻辑蜕化为经典逻辑。

现代模态逻辑没有采纳内涵性实体的办法,而是走了一条外延注意道路,认为词项的所指就是某个可能世界中的个体,语句的所指就是它在某个世界中的真值。

四.        de re模态和本质主义

BF   (∀x)□F(x)   →     □(∀x)F(x)

BFc   □(∀x)F(x)  →     (∀x)□F(x)

模态词在量词的辖域内,它所修饰的是F(x),其中的约束变元具有指称晦暗性。

BF的意思是:如果在世界w1中所有的x在w1可通达的所有可能世界w2中(必定)是F,则(必定)在世界w1可通达的世界w2中所有x都是F。

亚里士多德认为,本质特征是:

(1)     某些对象具有而其他对象不具有的。

(2)     具有它们的对象就必然地具有的特性。

蒯因是反对本质主义的,他认为这种哲学是“不合理的”,因为本质主义讲本质属性,归根结底是要跑到承认共相的实在论或柏拉图主义哪里去。

de re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承认跨越世界的个体。

五.        有关可能世界的问题

可以归结为三大问题:

(1)     可能世界的定义问题。

(2)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

(3)     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

可能世界的定义问题。

对这一问题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

(1)     接受可能世界定义的预设,认为可能世界是可以定义的,并给出不同的定义。

①“可能世界包括我们所能想象的任何世界,现实世界只是可能世界中的一个”,但有人认为这实质上是借助心理学的属于来定义可能世界,那么这实际上是把逻辑建立在心理主义的基础上,这是现代逻辑学家都不想的。

②“可能世界是逻辑上一致的世界”,但有人认为这里包含着严重的逻辑循环,因为我们正是用可能世界去定义可能世界中逻辑一致性等概念的,如果又用一致性来定义可能世界的话,就明显陷入了循环定义之中。

(2)     否认可能世界的预设,认为可能世界概念是不可定义、不可分析的,它是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初始概念,我们不可能用其他更基本的概念去定义它。我们只能根据现实世界运用举例法去说明可能世界。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的问题。

三种不同立场:激进实在论、温和实在论、非实在论。

激进实在论

激进实在论认为可能世界是某种现实的、独立于我们语言和思想而存在的实体,它像我们目前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一样真实地存在着。

温和实在论

温和实在论又称“实际主义”,它认为可能世界并不是与现实世界并列的真实存在,真实存在的世界只有一个,这就是现实世界,可能世界只是现实世界及其各种情况。

非实在论观点

非实在论又称“语言学观点”,它认为可能世界并不是与现实世界一样存在的实体,它只是处理命题的真假及其真假关系的一种技术手段。

六.        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

1.     跨界识别是一个伪问题

认为跨界识别是出于对可能世界理论的误解而产生的伪问题。“可能世界”一词只是一种比喻说法,它完全不必是一个世界,即不必是一个完整的宇宙或世界历史。

大卫丶刘易斯从关于可能世界的激进实在论出发,否认有真正的跨越世界的个体,就像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只能存在于一个地方一样。但他又提出“对应体理论”,认为尽管一个个个体只能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但它在其他可能世界有自己的对应体,对应体关系是一种类似关系,既不对称也不传递,甚至不是一一对应的。

2.     跨界识别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①反面回答,力图证明跨界识别问题面临着许多根本性的困难,是不可能解决的,因此派生出此问题的可能世界理论也是不能成立的。

跨越个体违反莱布尼茨提出的“同一不可分辨原则”,即对于任何对象x和y,如果它们是同一的,则其中一个所具有的的属性另一个都具有,反之亦然。但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或其他世界必然至少有一个性质不同(因此这个可能世界才不是那个可能世界)。因此,同一事物不能跨越不同世界而存在。其次跨越世界的个体不遵循同一关系的传递律。(还可以考虑时间因素,同一物体不能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可能世界之中)

故,个体不能跨越不同可能世界而存在。

②正面回答,力图证明跨界识别问题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其办法就是诉诸本质或本质属性。

把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区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为前提,故被称为“本质主义”。

陈波所主张的本质相对性学说(捍卫本质主义):

(1)     本质是相对于人的实践需要而言的,即在确定事物本质时,要把人的实践需要考虑在内。

(2)     事物的本质是决定事物之所是其所是的一组特性的集合。该集合的个别特性可以变易,但变易不能达到多数特性均变的程度,否则该事物就不再是该事物了。

(3)     本质具有派生、解释非本质特性的功能,前者是后者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和根据;不可能发生的状况是:事物的非本质特性都变了,唯有本质特性不变。

(4)     个体和自然种类都具有本质。

关键词: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中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